• 1
  • 2
当前位置 : 环球诗词网 > 诗词探讨 >
毛泽东“爱情三部曲”(3)——为纪念杨开慧牺牲93周年而作 2023年11月15日 01:20 贵州
2024-11-19 18:28:35 | 作者:徐强 | 作者单位:贵州师大文学院 | 阅读: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还有一个特色——聚少离多而又历久弥新。
 
      毛泽东一生戎马倥偬,写下了许多大气磅礴、惊天动地、叱咤风云的壮丽诗篇,《虞美人·枕上》是他心灵深处的一首婉约风格的爱情诗。正因为是纯粹讲个人男女之爱的,所以诗人格外珍惜这首独一无二的爱情诗。他不仅抄写下来送给情人杨开慧,自己则把这首诗保存了一辈子。
 
       1961年,他再次把这首诗抄写下来交给身边的卫士张仙朋,嘱托他好好保存。
 
       时光匆匆流逝,从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浏阳门外的识字岭壮烈牺牲,到1957年11月,27年弹指一挥间。杨开慧英勇就义前的那句话——“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已经成为现实——毛润之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杨开慧可以含笑九泉了。
 
      但是,毛泽东对杨开慧的爱情没有结束。1957年5月11日,已过花甲之年的毛泽东那一支指挥过千军万马驰骋疆场、书写过滔滔雄文五卷、创作过古今诗词顶峰之作的神来之笔,又写下了深情悼念亡妻杨开慧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58年1月1日《湖南师院》元旦专刊,后正式发表于同年1月7日《人民日报》。标题先后有《蝶恋花(赠李淑一)》和《蝶恋花·游仙赠(李淑一)》,1963年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时,定名为《蝶恋花·答李淑一》。
 
      骄杨:指意志坚定而令人骄傲的杨开慧。同毛泽东私交颇深的民主人士章士钊读了《蝶恋花·答李淑一》后,曾当面问毛泽东,形容女子一般用“娇”,你为什么把杨开慧称作“骄杨”而不是“娇杨”?毛泽东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君:这里指柳直荀烈士的妻子李淑一。李淑一是杨开慧在长沙福湘女子中学读书时亲密无间的同学。经杨开慧介绍,李淑一与柳直荀认识并结为夫妻。
 
      柳:即柳直荀,毛泽东的老乡和战友。生于1898年,比毛泽东小5岁。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在上海、天津、湖北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6月起担任中共鄂西特委书记,次年4月率部返回湖北洪湖地区,因抵制当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而遭诬陷,于同年5月被杀害。
 
      杨柳:字面上是杨树和柳树两种美好的树木,诗人这里用来比喻杨开慧和柳直荀两位革命烈士。
 
       轻飏:轻轻飘扬。
 
     重霄九:即九重霄,天空最高的地方。改变词序是为了照顾平仄。
 
      吴刚:汉朝西河人。唐朝的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记载:传说吴刚学仙犯了错误,师傅罚他到月宫砍桂花树。桂花树高五百丈,刚砍下一枝马上又长出一枝,因此总是砍不完,就一直砍下去。
 
      何所有: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用法,即有什么。
 
       桂花酒:用桂花酿成的美酒。
 
       嫦娥:神话人物,传说她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向王母娘娘要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成仙飞入月宫。
 
       舒广袖:挥动又宽又长的袖子。
 
       且为忠魂舞:姑且为杨开慧和柳直荀两位革命烈士的英灵而舞蹈。
 
       伏虎:降伏凶恶的老虎,这里指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泪飞顿作倾盆雨:眼泪好像倾盆大雨一样突然飞溅下来。
 
      写《蝶恋花·答李淑一》时,毛泽东已经是64岁的老人了。1923年11月告别爱妻杨开慧以后,男子汉大丈夫毛泽东领兵打仗,驰骋疆场,栉风沐雨,九死一生。再也没有写过儿女情长之类的爱情诗,那些在马背上哼出来的作品,全是大气磅礴、惊天动地的革命战争题材。从爱情心理学上讲,写花前月下悱恻缠绵、琼楼玉宇卿卿我我的爱情诗,那是年轻人的事。60多岁上了年纪的过来人,一般都不再有青年时代那种狂热的激情。特别是毛泽东这样的职业政治家、革命家,到1957年时,离开杨开慧已经34年了,经过20多年的革命战争,在全力以赴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再写37年前《虞美人》那种“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的情诗,似乎已不太合时宜。但是,时隔37年以后,毛泽东的这首《蝶恋花》所表达的对杨开慧的这种永恒之爱,却是对凡夫俗子男女之爱的一种超越,是恩爱夫妻+革命战友的一种感情升华。
 
      作品一开篇就说杨开慧和柳直荀两位革命烈士的英灵轻盈飘飞,一直上升到最高的天空——先确定最高的空间位置,然后通过神话故事把杨柳美化为仙人,亲切地与月宫里的吴刚对话,吴刚用只有神仙才能享用的桂花美酒招待来自人间的两位贵客。深居月宫寂寞已久的仙女嫦娥,也挥动又宽又长的彩袖,在万里无垠的太空跳起优美的舞蹈,欢迎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两位英雄。最后描写人间传来共产党扭转乾坤,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特大喜讯,诗人缅怀烈士的痛惜之泪和烈士欢欣鼓舞的喜庆之泪,顿时化作倾盆大雨,飞溅而下。
 
      这首《蝶恋花》堪称毛泽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代表作。逼真贴切、生动形象的用词,宏伟的天上人间的位置转换,瑰丽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是这首词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九个字念起来顺口,看起来漂亮,想起来崇高,表示革命烈士的英灵升华到最高的天空,实际上就是永远活在作者和读者的心中。吴刚的“捧”,“嫦娥”的“舒”和“舞”,都活脱脱刻画出两位月宫主人热情欢迎来自人间的两位嘉宾的神态和心意。
 
      作品起笔从人间的现实入手,自己的亲人为革命牺牲了,接着马上把叙事的场景搬到最高的天空,让人间的英雄与天上的神仙融为一体,最后又写人间传来胜利的捷报,天上的神和地下的人在犹如倾盆大雨的泪水中欢呼雀跃,互诉衷肠。
 
      这样的想象延伸和艺术构思,含蓄地表现出毛泽东——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对杨开慧更加深沉的爱——我似乎听见诗人毛泽东心底的呼唤:
 
      开慧啊开慧,我们当年的革命理想如今已经实现,可是你却不在人间了,这叫我怎不“泪飞顿作倾盆雨”啊!
 
       纵观毛泽东不同时期写给杨开慧的三首爱情诗,可以发现:
 
      这三首词起兴的“生发点”都是“泪”和“月”。第一首《虞美人》写的是“枕上”之泪和向西流逝的“一勾残月”;第二首《贺新郎》写的是“欲零还住”的“热泪”和“凄清如许”的“半天残月”;第三首《蝶恋花》写的是革命胜利后的“倾盆之泪”和万里长空慰忠魂的嫦娥(即月亮)之舞。
 
      值得注意的是,“月”和“泪”都是中国诗词艺术中的典型意象。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在这两个意象上动的心思以及留下的佳作数不胜数。而毛泽东作为三军最高统帅,其诗词创作的主要风格是大气磅礴,叱咤风云,即使偶尔表达儿女私情,也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在上述三首词中,诗人通过“情人之泪”和“天空之月”所倾诉的爱情,已经随着中国革命的节奏而发展,最后由个人私情升华为革命事业的主旋律,把“小我”变成“大我”,其思想境界和艺术格局显然比历史上的同类作品更宏伟,更壮阔,更美丽。
 
       所以说:
 
       毛泽东是一轮金色的太阳,
 
       杨开慧是一盏银色的月亮;
 
       月亮和太阳的光芒交相辉映,
 
       太阳和月亮的爱情历久弥新。